• 沒有找到結果。

今日理論背後隱含的國家理性:新自由主義

第二章 國家角色與統管理性相關理論回顧

第三節 以統管理性作為分析國家的架構

三、 今日理論背後隱含的國家理性:新自由主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三、 今日理論背後隱含的國家理性:新自由主義

整體來說,前述回顧的理論,不管是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全球商品鏈 理論或是全球生產網絡理論等,其背後隱含皆是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全 球競爭邏輯。1940 年代,世界仍籠罩在經濟大蕭條與二次大戰後滿目瘡痍的黒 霧之中,為了實現各國國內充分就業、經濟成長以及穩定世界經濟秩序。1944 年 7 月 44 國代表於美國召開聯合國與盟國貨幣金融會議,會後提出「布萊頓森林 協定」。其主要內容是將美元與黃金、成員國貨幣與美元相互掛勾,建立固定匯 率制度。並成立國際貨幣基金以及世界銀行,保障世界貨幣穩定。這使各國能在 穩定的國際匯率下,發展國內經濟(Gilpin,1994:149-152)。1950-1960 年代,

在布萊頓森林體系下,歐美各國執行凱因斯主義管制與干預市場,達成經濟高幅 成長與快速資本積累。同時同步提高所得重分配、增加社會福利措施與公共開支。

對凱因斯式政策、大戰時期所承諾國民的社會經濟保障以及聯邦政府規模擴 大等背景因素的不滿(Foucault,2008:223;2011:192),再加上 1970 年代起,

舊式資本積累產生嚴重危機,停滯性通貨膨脹開始發生,各國出現財政危機。凱 因斯主義的不足與限制此時逐漸發生,布萊頓森林體系瓦解。這使得自 1980 年 代起,新自由主義(傅柯稱之為美國新自由主義)作為對抗財政危機的處方,開 始從美國與英國發生,逐漸蔚為主流。在許多層面,新自由主義展現出與其他經 濟理論不同的角度觀點。其徹底地以「經濟人(economic human)」概念作為分 析問題的框架,把市場經濟形式類推到所有非經濟領域的社會關係與個人行為上。

以人力資本來看,在傳統經濟學上勞動被視為被動投入的生產要素。馬克思則將 其抽象化視為勞動力,透過時間產生剩餘價值。但人力資本理論則把勞動化約成 一種資本、勞工的技能就是機器(但是一種不能與自身分割的機器),透過機器 運轉就能產生收益。以此觀點,工資就是人力資本投入的收益,養育、教育也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視為對機器一種的投資(Dean,2010:72;Foucault,2008:225-236;2011:194-203)。

此時,數位革命與科技發展更快速地瓦解了產業與市場的進入障礙,科技「破 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現象(Bower、Christensen,1995),使許多原 本佔有一席之地的大型企業被由他領域侵入的競爭者替代與淘汰。隨著資本與技 術流動,降低成本趨力使原來集中於美國的製造業開始加速外移,全球商品鏈與 全球生產網絡普遍連結(Reich,2008:83-107)。這使得過去明顯隔絕資本流動 的產業界線與國境線逐漸模糊,此趨勢在 1995 年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創立時達到顛峰(Wolf,2006:28)。

新自由主義認為市場是最強而有力能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工具。故國家機關 的使命就是要與市場正確結合,以創造資本積累的最佳條件,並營造出優良的企 業環境。對政府來說,市場就像一個永久的經濟法庭,以經濟與市場規律來嚴格 審查與評判國家機關的公權力行使是否濫用、過度、無效用等(Dean,2010:69-71;Foucault,2007:252-254;2011:218-220)。故對國內政策來說,為了追求 企業績效極大化,其主張以減稅、各項優惠以及改善基礎設施來促進與刺激企業 投資。希望藉此創造經濟成長以消除貧窮,並認為這是讓全體人民提高生活水準 的唯一方式。新自由主義強調如住宅、電信、能源等國有或公共資產,應盡量私 有化或解除管制以提昇經營效率。同時應該去除一切可能影響企業經營與資本流 動的障礙(如工會、社會運動等社會團結形式),讓市場的自由競爭特性得以充 分發揮。新自由主義主張因為國家機關的經營方式會造成無效率,故應盡量縮減 健康、社會福利、教育等公共服務項目,儘量使市場干預最小化。對於民主政治 方面,新自由主義支持以菁英透過行政命令來治理國家機關,而民主與議會決策 被其認為是民粹主義或暴民政治且會阻礙資本積累而邊緣化。新自由主義提倡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人自由,認為社會與市場中的個體都必須自主負責。個人的成功或失敗,都只是 市場或社會競爭下自身條件與能力所造成的結果(Harvey,2008:20-22)。

其次,就對外關係而言,新自由主義主張經濟、資本與貿易自由化,認為應 減少資本跨越國界的阻礙,並嘗試打開商品與貨幣資本的外國市場。同時,大企 業會與國家機關共同利用或創設新的國際制度安排(如 WTO 或 IMF 等)來開展 海外的新市場(Harvey,2008:23-24)。所以全球商品鏈與全球生產網絡的形成,

正是新自由主義思想的產物。因此,1990 年代以後,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與日本 都面對美國為了縮減貿易逆差、去除貿易障礙,而威脅實施貿易制裁的龐大壓力。

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達以及經濟快速發展,其所伴隨而生是揮之不去的科技風險。

近年來環境汙染、生態環境破壞,社會所得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故 有許多學者開始反思新自由主義對公民社會所造成的問題與風險。因此,提倡另 一種概念,認為不應總是捨本逐末地被動解決經濟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後果,而必 須藉由統管理性的自我克制和自我檢查來預防問題的發生,這也就是反身性現代 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的概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