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體系下的後進國家發展轉型

第二章 國家角色與統管理性相關理論回顧

第二節 資本主義全球體系下的國家發展

一、 全球體系下的後進國家發展轉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第二節 資本主義全球體系下的國家發展

檢視東亞各國的發展歷程,縱然國家機關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殖民歷史以及 當時的國際局勢有具有關鍵性的影響。韓國與台灣都曾受日本殖民,在殖民統治 結束後,日本殖民者留下了許多基礎建設作為後來工業發展的基石。另一方面,

在美蘇冷戰的時空背景下,美國提供東亞各國軍事援助。為了協助各國穩定國內 局勢,亦給予經濟與技術援助以協助各國發展產業。加上開放美國國內市場供東 亞各國出口,這使其在發展新興工業的同時不需擔心因過度生產而導致產品可能 在外銷市場滯銷。此種歷史條件亦是其他後進國家所無法複製發展關鍵(Pempal,

1999;鄭爲元,1999;謝宏仁,2013:82-86)。這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全球經濟 體系的角色變遷以及發展過程,也吸引許多學者嘗試進行統整研究,希望能歸納 出後進國家經濟發展的模式。以下藉著回顧依賴理論、全球體系理論、全球商品 鏈以及資訊電子業全球生產網絡等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理論,希望以國際角度與 前節所提到的發展型國家對話,進一步思考後進國之國家機關在全球資本主義發 展過程中的角色變遷問題。

一、 全球體系下的後進國家發展轉型

自二次大戰戰後,拉丁美洲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政治、社會穩定。但 1960 年 代以後情勢逐漸改變,開始產生通貨膨脹惡化、失業與經濟發展停滯的現象。這 使拉丁美洲各國原先期待藉著工業化與進口替代,以逐步脫離外資公司掌控並建 立獨立自主經濟地位的希望落空。許多拉丁美洲的學者開始思索進步國家與後進 國家的發展軌跡而提出了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根據謝宏仁(2013)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龐建國(2010)的分類,依賴理論可以大致區分為重視外在限制的古典依賴理論,

以及除了外在限制外也兼顧內部因素的新依賴理論。

古典依賴理論的代表學者是 Frank(1966)與 Santos(1970)。受到馬克思主 義的影響,其認為後進國家低度發展現象是導因於經濟剩餘受到西方先進國家的 殖民與帝國主義剝削。依賴理論建構出不同地區間的都會(metropolis)與衛星

(satellites)相互關係。都會地區是貿易的中心地,衛星地區則必須將資源與經 濟剩餘往都會地區輸送。放到國際層次來看,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後進國家被 迫改變原先獨立的經濟系統,進入國際體系中而受到先進國家的宰制。後進國家 只能向核心與先進國家出口工業原料、農產品、天然礦產等原物料與物資,成為 支配經濟體系底下的邊陲。由於經濟剩餘都由先進核心國家所榨取,後進邊陲國 家在金融、技術上都必須依賴核心國家因而失去發展機會。古典依賴理論學者認 為,唯一脫離依賴的方式就是邊陲國家只和其他邊陲國家相互貿易,如此才能脫 離核心國家剝削以邁向發展的道路。

對古典依賴理論主要的批評,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謝宏仁,2013:60-62):首先,依賴理論忽視了不同國家擁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背景,而把依賴當成 是後進國家可一體適用的全體現象。尤其在台灣、韓國等東亞新興工業化(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NICS)國家崛起後,其就成為古典依賴理論所無法解釋 的罩門。其次,依賴理論過於強調先進核心國家對於後進邊陲國家的影響,而忽 略了後進國家內部因素與國家機關自主性的重要。這也是後來國家中心主義與

「發展型國家」理論把國家機關放到研究核心的原因之一。許多學者吸收批評後 修正了依賴理論的缺陷,認為「發展」與「依賴」其實是可以共存不悖的現象,

提出了新依賴理論。Evans(1979)以巴西個案提出依賴發展論(dependent development),以地方資本、跨國公司以及國家機關三者間關係為分析結構。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認為依賴與發展雖非零和遊戲或互斥現象,但會導致技術與社會結構間脫節、跨 國公司與當地資本間脫節以及本土資產階級與國際化資產階級間脫節。這使得佔 人口大多數的農民與工人,無法分享經濟發展所得到的成果。依賴發展下所付出 的代價就是威權政治以及嚴重的社會不平等。Evans 後續也在此基礎上研究發展 型國家,提出「鑲嵌自主性」的理論(Evans,1995;Evans 等人,1985)

從古典依賴理論基礎上產生的另一個體系是 Wallerstein(1974)所提出的世 界體系理論(world-system theory)。受到新馬克思主義與法國年鑑學派歷史學家 Braudel 的影響,Wallerstein 嘗試從 15-16 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為研究起點。

其以長時間且總體性的角度分析世界經濟組成與演變,以及主權國家之間不平等 的交換關係與地理關係(Wallerstein,1998:419)。世界體系理論將各國分成核 心國家(core countries)、半邊陲國家(semi-periphery countries)與邊陲國家

(periphery countries)三類,分別代表其在世界經濟內不同的角色與位置。

Wallerstein(1998:422)認為,世界體系內不論是核心國家、半邊陲國家或 是邊陲國家,其存在邏輯都是為了資本積累,只是在不同體系位置以不同方式累 積資本而已。核心國家為高度工業化且較富裕的先進國家,經濟活動以高度技術 密集與高度資本密集的高生產力產業為主。其透過跨國企業輸出資本,由邊陲與 半邊陲國家獲得低價值的原物料、便宜勞動力與土地藉以生產商品後,再將剩餘 價值與經濟利益移轉回母國。半邊陲國家則是正進行工業化的國家,同時擁有高 生產力與低生產力兩類產業型態。相對而言,除了核心地區以外的其他地區,就 僅能憑藉低廉勞動力與自然資源與核心地區進行交易。在世界體系運作過程中,

若發生經濟危機、社會革命或資本主義擴張等時機出現時,就可能使國家地位相 互流動。核心國家有可能降階,半邊陲或邊陲國家也有可能趁著機會往上提昇。

國家與國家、資本主義跨國企業之間就在世界體系內相互競爭。為了在體系中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得更大的影響力,國家機關會支持本國企業跨國營運,企業跨國經營所產生的經 濟力量又會成為其母國國力的基礎。若邊陲國家得到核心國家及其企業的邀請與 支持,就有可能進一步提昇為半邊陲國家,並成為該核心國的外圍依賴盟友

(Wallerstein,1974,1979,1980,1989)。Winckler 與 Greenhaigh(1990)以台 灣為例,說明台灣發展歷史上日本與美國因全球局勢與國內發展需要,如何先後 支持台灣提昇進入半邊陲國家的地位的原因與過程。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