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商品鏈與全球生產網絡下的產業與國家

第二章 國家角色與統管理性相關理論回顧

第二節 資本主義全球體系下的國家發展

二、 全球商品鏈與全球生產網絡下的產業與國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得更大的影響力,國家機關會支持本國企業跨國營運,企業跨國經營所產生的經 濟力量又會成為其母國國力的基礎。若邊陲國家得到核心國家及其企業的邀請與 支持,就有可能進一步提昇為半邊陲國家,並成為該核心國的外圍依賴盟友

(Wallerstein,1974,1979,1980,1989)。Winckler 與 Greenhaigh(1990)以台 灣為例,說明台灣發展歷史上日本與美國因全球局勢與國內發展需要,如何先後 支持台灣提昇進入半邊陲國家的地位的原因與過程。

二、 全球商品鏈與全球生產網絡下的產業與國家

世界體系理論是以全球、宏觀的角度與層次,來審視世界經濟體系裡國家與 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相對來說,也被批評較缺乏對國家內部各部門互動、

國家產業政策或特定產業別發展等可能影響國家發展不同層次關係的討論(謝宏 仁,2013:72)。在此基礎上,Hopkins 與 Wallerstein(1986)建構出商品鏈

(commodity chains)的概念,其係指「與最終商品完成相關連的勞務與生產過 程網絡」,並嘗試運用分析近代歐洲資本主義歷史下的特定產品生產過程。Gereffi 與 Korzeniewicz(1994:1-14,96-97)更進一步將商品鏈深化,提出全球商品鏈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GCC)概念,用以分析特定最終產品在組織和生產製 造過程中的各國廠商全球分工情形。透過對於代表性產品世界分工的了解,研究 者可以進一步描繪出特定產業在全球各國的整體圖像。GCC 可以分為三個主要 面向:1.一個特定的投入(input)與產出(output)結構;2.各個區域內不同規模 與性質廠商在製造過程中互相合作網絡;3.一個決定財務、原料、人力資源在商 品鏈中如何分配的權力與治理結構。故可依有權力主導廠商的位置把全球商品鏈 細分為買主驅動商品鏈(buyer-driven)以及製造者驅動商品鏈(producer-drive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兩大類。前者係是指勞力密集的產業(如成衣、鞋類或玩具等),後者則是以資 本與技術密集的產業為主(如航太、電子與汽車等)(Gereffi,1999)。

在國家制度影響方面,Gereffi(1994:100-101)認為國家機關所制定的國家 發展政策對 GCC 有重要影響。其把發展策略分成進口替代工業化(import-substituting industrialization, ISI ) 以 及 出 口 導 向 工 業 化 (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 EOI)兩種。ISI 策略以滿足國內需求及減少進口為目標,商品鏈 為製造者驅動型的金屬、化工或汽車工業。國家機關則扮演干預者(interventionist)

的角色,常直接興辦上游產業及介入生產活動。採用 ISI 策略的大多是天然資源 豐富大國,如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以及南亞與東歐國家等。EOI 策 略則以對外出口為目標,商品鏈為買主驅動型、勞力密集的地方私人企業。國家 機關在 EOI 中不直接介入生產,而主要扮演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其會藉 著建設出口所需的基礎交通與通訊設施、設立經濟減稅特區等方式以鼓勵廠商出 口。EOI 多見於資源匱乏的小國,如東亞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群。在全球化下,第 三世界國家多會採用 EOI 策略鼓勵出口外銷。同時,已開發國家則亦會隨之採用 保護主義藉以保護國內市場。

GCC 提供了一個思考特定產業跨國分工體系的架構,位於驅動位置者相較 於其他的廠商更有主導、變動商品鏈的治理權力。所以在思考特定廠商行為時,

必須更廣闊地放在其商品鏈的驅動過程上來分析(徐進鈺、鄭陸霖,2001)。但 GCC 假設在商品鏈同一位置的廠商,都會回應與跟隨同樣的潮流。視廠商上下 游間的生產與配送過程為垂直與線性關係。面對快速變動、供應商常於短時間內 交互更替、重組的資訊產業時,解釋能力略嫌不足(Coe 等人,2008)。此外,由 於研究焦點放在廠商間的互動行為,在地 NGO、工會、地方社群知識技術、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化與各國制度條件等因素如何對 GCC 產生影響,並不易於其研究中突顯出來

(Ernst、Kim,2002;Henderson 等人,2002)。

在此基礎之上,曼徹斯特學派(Manchester school)學者進一步加入網絡概 念,提出了全球生產網絡(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GPN)理論。Ernst 與 Kim

(2002)認為有三股驅動力驅使 GPN 形成:自由化、資訊化以及自由競爭。自 由化的內涵為貿易自由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對外投資自由化以及私有化等四大 元素,再結合資訊科技的進步在全球市場競爭。網絡中有兩個主要角色:旗艦廠 商與在地供應商。各產業的旗艦廠商建立全球生產網絡的核心目的,就是希望能 快速、減少成本生產產品,並且同時提高核心知識與能力。所以,會利用不同區 域以及不同國家的在地特長與優勢,盡量地減少交易成本。在建立與加入網絡的 同時,旗艦廠商的技術與管理知識在生產過程中也會轉移到在地的供應商,提高 供應商的生產力以及當地的整體技術能力。

Coe 等人(2008)則強調 GPN 是動態且彈性的循環系統,著重於分析網絡 內行動者間的關係。在網絡中,越容易被取代的供應商擁有的討價還價權力越小,

但透過提高自身競爭力就能改變其地位。各廠商關係網絡其實是鑲嵌於在地的權 力、生態環境、資源、制度、文化與社會關係等複雜網絡之中,這些因素都有可 能會影響廠商決策與行動。例如,所有的 GPN 都鑲嵌在複雜且多層次的法律系 統之中,受到跨國商業組織(EX: 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協定、國家機關的政策、

國際標準等規定的規範。因此,國家機關、NGO、工會、消費者團體等廠商以外 的行動者也對網絡運作有重要的影響。尤其國家機關是 GPN 中的核心行動者,

其可以透過與他國簽署貿易協定、訂定法律或投資核准權等行政手段來影響網絡。

不同國家的國家機關的權力大小以及對資本流動的控制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