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戰後經濟與產業結構階段變遷

第三章 台灣經濟發展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一節 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產業結構變遷

二、 台灣戰後經濟與產業結構階段變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1

也為後來領台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下簡稱國府)所承襲,成為台灣日後發展 的根基(王作榮,1988:11-15;王鍵,2009:14-36;劉進慶等人,1993:21-26;

瞿宛文,2007,2010)。

二、 台灣戰後經濟與產業結構階段變遷

對於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變遷的劃分,依照劉進慶等人(1993:27)

的分類可以區分為三個階段:首先,1945-1952 是重新整編期,也就是台灣經濟 與大陸連結又分離的劇變期。在此時期,台灣經歷了戰後接收後的社會動盪、通 貨膨脹產生經濟混亂,並完成了土地改革。1945 年 10 月 25 日,國府於臺北中 山堂接受日本投降。其在台灣省長官公署設立的接收委員會之下成立「日產處理 委員會」,接收原台灣總督府與日人在台資產。所謂接收與日產處理,其實就是 把日本在台灣的資產公有、公營化、置於國民政府的管轄之下。過去由日資所獨 佔或特許經營的公營或私營金融機構(如台灣銀行、合作金庫與第一、華南、彰 化等銀行)、生產企業(包括糖業、電力、石油、金屬、水泥等)、菸酒專賣事業 和交通設施等龐大資產,原封不動地改編成為黨國資本,形成戰後由國家資本主 導與壟斷的公營經濟產業結構。以 1947 年的產值來看,公營企業就佔全台灣工 礦業產值的 70%左右(于宗先、王金利,2012:17-18;劉進慶,2012:34-40), 公營企業的利潤與專賣收入是國府重要的財政基礎。為了維持大陸國共內戰不斷 增加的軍費支出,佔有壟斷地位的公營企業率先調漲價格,再加上台灣銀行大幅 增發紙幣以及舊台幣與大陸貨幣(法幣與金圓券)間僵化的匯兌機制等因素加總,

產生了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而國府接收過程中與台灣民眾的摩擦、官吏貪汙腐 化現象,再加上菸酒專賣下查緝私煙過程中的衝突,更導致了 1947 年發生 22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事件。1949 年國府為了穩定經濟、實施貨幣改革,廢除舊台幣,以 40000:1 的 比率發行新台幣並終止與金圓券間的匯兌關係,正式切斷台灣與大陸經濟的連結。

記取失去大陸的教訓,為了取得農民支持以鞏固權力基礎,自 1949 年起國府分

「375 減租」、「公地放領」和「耕者有其田」三個階段實施土地改革。透過土地 改革,瓦解了 300 年來台灣的地主佃農土地制度,也去除了地主階級。同時也藉 著以實物債券和四大公營公司股票(台灣水泥、台灣造紙、台灣農林、台灣工礦)

來補償地主失去土地的損失,把台灣的地主的土地資本轉換成工商資本。1950 年 韓戰爆發,美國為了防止兩岸局勢惡化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並於 1951 年起重新啟動經濟援助國府,提供資金成功地穩定了當時資金不足風雨飄搖的台 灣政局。(石田浩,2007:35;劉進慶等人,1993:28-38)由於國府大陸局勢不 穩,大陸京滬地區的公民營紡織廠自 1948 年開始陸續拆遷設備轉移來台,配合 接收日資留下的紡織工廠與設備,成為 1950 年代台灣紡織業發展的基石。為了 保護紡織業者,國府除了提供關稅保護、優先提供外匯與優惠匯率之外,還利用 美援棉花以「代紡代織」模式保障紡織業有穩定且豐厚的利潤(劉進慶,2012:

214-225;瞿宛文,2008)。

1953 年至 1963 年台灣跨入了下一個階段,劉進慶等人(1993:36-39)稱之 為米糖出口與進口替代工業化下的經濟「復興期」。先前因國共內戰導致的通貨 膨脹,隨著國府遷臺切斷與大陸間的經濟聯繫與美援物資投入而受到抑制。美援 的種類除了提供台灣缺乏的一般物資(如黃豆、棉花、小麥)以外,還包含電力、

交通、製造等產業發展所需的機器設備以及技術(王作榮,1988:19-21)。為了 節省外匯並逐漸減少對進口物資與產品的依賴,台灣開始發展扶植以生產內銷消 費品為主的進口替代輕工業。在 1954 年時企業結構仍以公營大企業為主,隨著 四大公司的民營化與紡織、食品、水泥、造紙等產業發展,至 1958 年時公營企 業與民營企業的工業產值已經相當(谷浦孝雄等,1992:121-131)。但由於國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市場窄小,因生產過剩導致的經濟不景氣很快於 1958 年起開始發生,此時台灣 不得不開始發展糖業之外的其他出口產業。國府為了促進出口開始改革貿易、匯 率制度,並放寬貿易限制、修改法令以吸引外資投資與獎勵發展民間資本(劉進 慶,2012:258-259)。

1964 年至 1973 年是台灣經濟開始持續高度成長的時期,除了先前累積的本 地資本之外,美日外資與華僑資本也在本階段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於戰後發達國 家社會生產力增加而提高勞工工資,使各國間的工資差距逐漸拉大,使在發達國 家無利可圖的勞力密集型產業有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誘因,使國際產業分工 體系逐漸形成。由於科技進步使電子產品非常受到國際市場歡迎,但由於電子產 業製程中需要大量人工,美、日跨國電子公司開始向外尋求合適的境外設廠地點。

台灣農民收入長期因政策壓低米價而停滯不前,讓農村擁有大量廉價且高素質的 剩餘勞動力可以投入工業。農村移出的優質勞動力、1966 年設立的加工出口區 再加上獎勵外資的經濟政策,使台灣成為勞力密集性產業的首選地點。加工出口 業的兩大主軸包含新興的電器電子業,以及在進口替代時期既存發展的紡織服裝 業,這兩個產業平均約佔台灣出口額的 40%以上(劉進慶等人,1993:123-125)。 台灣進入日本與美國間的國際產業分工體系,形成從日本進口原料與半成品、經 過台灣加工再將產品出口到美國的「三環貿易結構」,台灣通用器材、台灣松下 與台灣飛歌等公司都是當時在此模式之下成立的代表性外資企業。除了外資之外,

在這個時期台灣的中小企業也快速成長,扮演著引導出口增長的重要角色,出口 產值的 5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業所貢獻(谷浦孝雄等,1992:131-135;段承璞,

1992:124-128;劉進慶,2012:260-277;劉進慶等人,1993:40-43)。以經濟結 構來看,1972 年時私人企業的工業產值已佔 75%,遠遠超過公營事業的 25%(李 國鼎,1978:267)。顯示台灣經濟發展主要動力已由過去的公營事業,轉向以私 人企業為主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1974-1985 年台灣受到國際經濟與政治雙重影響,進入基礎建設時期。著 1972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9 年與美國斷交兩件大事重創國府的統治正當性,

台灣開始陷入國際孤立局面。再加上 1973 年石油危機下導致物價快速上漲,也 對台灣社會造成重大衝擊。一方面為了穩定經濟並提振景氣;另一方面日治時期 所留下的鐵公路基礎建設以漸不敷使用(于宗先、王金利,2012:87),而過去 為了「反攻大陸」國府資源大都分配於國防預算,而鮮少投資於基礎建設之上(石 田浩,2007:19-20;劉進慶等人,1993:44, 130)。故國府於 1973 宣布推動「十 項重大建設(簡稱十大建設)」,內容包括高速公路、國際機場、鐵路電氣化等交 通建設,以及煉鋼、造船、石油化學等重化工業項目。十大建設促進台灣產業往 重化工業轉型,完成了鋼鐵與石化產業的上、中、下游體系,提高重要工業原料 的自給率,故此時期也被稱為「第二階段進口替代時期」(葉萬安,2011:171-172)。以結果來看,石油化學工業與鋼鐵工業兩者取得較大的成就,造船業則受 到石油危機影響、建造設備技術無法自己與台灣內需市場狹小等因素的影響而失 敗(于宗先、王金利,2012:87-88;劉進慶等人,1993:133)。但整體而言,上 述產業皆屬於能源密集工業,由於台灣缺乏能源且世界能源價格經石油危機後節 節高漲,故政府開始研究台灣產業升級、發展技術密集產業的可行性(葉萬安,

2011:172)。1974 年政府先於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下設立電子工 業研究所,並 1977 年建立積體電路模型工廠。1980 年以加州矽谷學術研究與生 產相結合的模式為模範,於新竹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旁設立科學工業園區,希望 以工資與租稅優惠來吸引具有尖端技術與發展潛力的外國科技企業來台設廠。

1982 年由工研院提供技術、政府出資成立了聯華電子公司(簡稱聯電),開始生 產積體電路。1987 年再由政府與荷蘭商飛利浦公司共同出資而由工研院團隊經 營,成立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台灣的科技產業就由新竹科 學園區肇始以聯電、台積電等公司為基礎發展至今(谷浦孝雄等,1992:198-19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段承璞,1992:134;葉萬安,2011:174-175)。

1985 年美、日、英、法、西德等五大工業國(G5)財政部長,於紐約舉行 會議後簽署「廣場協定(Plaza Accord)」。協議內容為干預外匯市場,藉各國貨幣 大幅升值來解決各國貿易順差導致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由於台灣亦對美有高 額貿易順差,故在美國強力要求下新台幣開始快速升值。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在 1985 年到 1991 年六年內,從 39.8:1 升值到 25.95:1,總共升值 34.8%。新台 幣劇烈升值使倚賴低廉工資的勞力密集產業成本大幅增加、失去競爭優勢,因此 開始尋覓往外遷移與輸出資本的地點(尹啟銘,2004:100-101;石田浩,2007:

20)。國內政局方面,1987 年 7 月解除戒嚴,11 月開放大陸探親。大陸方面則於 1979 年開始改革開放,1992 年鄧小平南巡宣布積極開放政策。1990 政府正式宣 布開放 3353 項勞力密集產業產品可間接對大陸投資。兩岸之間的經濟貿易關係 因為產業具有互補性而快速成長,大陸便宜的土地與勞動成本也吸引許多台灣勞 力密集產業前往投資。過去美國、日本、台灣三角貿易結構,也因兩岸經貿日漸 蓬勃而轉變為大陸、台灣、日本的新三角貿易結構。但兩岸關係在 1995 年李登 輝訪美後陷入僵局,1996 年 3 月台灣總統大選更使兩岸進入緊張關係。雖政府 宣布「戒急用忍」政策,呼籲減緩對大陸投資。但台商仍採用迂迴方式投資,對

20)。國內政局方面,1987 年 7 月解除戒嚴,11 月開放大陸探親。大陸方面則於 1979 年開始改革開放,1992 年鄧小平南巡宣布積極開放政策。1990 政府正式宣 布開放 3353 項勞力密集產業產品可間接對大陸投資。兩岸之間的經濟貿易關係 因為產業具有互補性而快速成長,大陸便宜的土地與勞動成本也吸引許多台灣勞 力密集產業前往投資。過去美國、日本、台灣三角貿易結構,也因兩岸經貿日漸 蓬勃而轉變為大陸、台灣、日本的新三角貿易結構。但兩岸關係在 1995 年李登 輝訪美後陷入僵局,1996 年 3 月台灣總統大選更使兩岸進入緊張關係。雖政府 宣布「戒急用忍」政策,呼籲減緩對大陸投資。但台商仍採用迂迴方式投資,對

Outline

相關文件